金融研究雜志 期刊收錄
金融研究雜志 期刊榮譽
全國中文核心期刊,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優(yōu)秀期刊,國家期刊獎獲獎期刊,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(CJFD),
金融研究雜志雜志欄目設置
金融銀行體制 方針政策及其闡述 銀行制度與業(yè)務 金融商場 信貸與投資 保險理論 商業(yè)銀行 農村信用合作社 金融銀行理論。
金融研究雜志雜志必讀信息
雜志社審稿周期1-3個月,不代表你現在投稿,審稿周期一到就能發(fā)表,僅僅是在這個時間內審核你的文章,審稿人每天會收到很多稿件,即使你的文章優(yōu)秀,被審完后無任何問題,也需要排期發(fā)表,因為在你之前已經有很多稿件了,每一期雜志就那么點版面,投稿量遠大于現有版面量,今年投稿的論文,正常是需要等到明年(甚至是下半年、后年)見刊,自行投稿會更慢,這是目前行業(yè)現狀。
金融研究雜志投稿方向
金融銀行體制 方針政策及其闡述 銀行制度與業(yè)務 金融商場 信貸與投資 保險理論 商業(yè)銀行 農村信用合作社 金融銀行理論。
金融研究雜志雜志投稿要求
(一)因每日投稿量大,《金融研究》本刊暫不受理電子版投稿,也不受理傳真版投稿,而只受理紙面郵遞稿件。若稿件被本刊決定進行匿名評審,編輯部將及時與作者聯系寄稿件的電子文本。
(二)稿件用A4紙打印清楚,建議全文字數控制在1.2萬至1.6萬范圍內。若稿件中含有數學公式、表格、曲線圖及其它圖表,請用計算機制作相關內容,并務必保證其中的符號、數字、文字、圖線清晰、規(guī)范,以便本刊排錄時直接按原樣編排。
(三)稿件的第一頁應提供以下信息:
1.文章標題;
2.所有作者姓名、單位、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,并指明通訊作者及通訊地址;
3.感謝語(如有的話)及相關資助。
(四)稿件的第二頁應提供以下信息:
1.文章標題;
2.最多二百字的中文摘要;
3.三個中文關鍵詞;
4.文章的英文標題、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(或英文)和作者單位的英文名稱;
5.最多一百字的英文摘要;
6.三個JEL(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)分類號。
(五)稿件正文的標題、表格、圖、等式以及腳注必須分別連續(xù)編號。
一級標題用一、二、三等編號,二級標題用(一)、(二)、(三)等,三級標題用1.、2.、3.等,四級標題用(1)、(2)、(3)等。一級標題居中,二級及以下標題左對齊。前三級標題獨占一行,標題后不用標點符號,四級及以下與正文連排。
(六)關于圖形的格式
1.任何圖形,通常不需要加邊框,請選擇“無邊框”。
2.圖形區(qū)域內不需要有任何陰影。
3.應盡量避免用彩色(特別是淡彩色)來標識不同曲線,即使使用彩色,也應保證在直接打印成黑白顏色時,仍能夠通過圖標和線型的區(qū)別來區(qū)分不同的曲線。圖的標識應該用“空心(背景為白)”,大小為3-5磅。曲線與圖的標識應一致,線的粗細為EXCEL中最細或次細的類型。
4.通常情況下,圖形區(qū)的字體不宜太大或太小,通常用8-10號字。全文應保持統(tǒng)一。橫軸上的年份如果比較多,通常用向右上斜的格式,字體可以適當縮小,以容納更多年份。
5.圖表區(qū)的中文字體一般用宋體或楷體,英文一般用Timesnewroman或Arial體。
6.橫軸和縱軸的說明,通常應該位于橫軸的右方和縱軸的左上方。
7.圖的中間,盡量少使用橫線或標識的數據,除非作者特別想增加此信息,以準確標識曲線所對應的數據。
8.為美觀和節(jié)省空間起見,曲線的解釋標注盡量置于圖的空白處。如果位置不夠,應置于圖下方,并置中。
9.圖的標題通常應位于圖的下方(這一點與表格的標題不同,表格的標題放在表格上方,而圖形的標題放在下方),居中。
10.“數據來源”和“注釋”應依次置于圖的標題下方,并左對齊。圖的數據來源通常應該準確注明,數據來自于參考文獻的,應以“某某(200*)”的方式注明。
11.稿件中圖的排序要按圖1、圖2、圖3等全文連續(xù)編號。
(七)關于表格的格式
1.稿件中表格的排序要按表1、表2、表3等全文連續(xù)排序(表的序號和標題之間不加標點,只空一格)。表的標題置于表格上方。如果表是單獨打印的,請在正文中標記大體位置。
2.表格一律使用簡明型(見后面的例子)。
3.表的注釋(或說明文字)和資料來源置于表格下方。
4.在統(tǒng)計計量分析中,數據、表格和統(tǒng)計計量的分析結果是必要的,但全部都放在稿件中有時是不必要的,應避免在稿件中有過多的表格。
(八)關于數學公式
數學公式每行開頭空兩格,全文公式統(tǒng)一連續(xù)編號,公式的序號放在小括號內。根據過去的經驗,由于數學公式處理不當,我們收到的電子稿編輯后不能保存,敬請注意這個現象。
(九)腳注用①②③編號,每頁單獨編號,不要全文編號。
(十)稿件中外國人名的翻譯請附原文或直接采用原文;專業(yè)術語的翻譯請盡量規(guī)范化,在較為生僻或可能引起歧義的情況下請附原文。稿件正文中文獻引用的表述方式一般如下:另外一種觀點認為(Lee等人,1993);Lee(1994)認為“”;Clinton(2003)就歐洲問題……,已被廣泛報道(Clinton,2003)。對于“Clinton、Bush和Latin(2003)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”這類表述,為避免在英文中使用頓號,也可簡化表述為:Clinton等人(2003)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。
(十一)正文末參考文獻的說明
1.請務必保證參考文獻在正文或腳注中被引用過,務必保證正文或腳注中被引用過的文獻都出現在參考文獻中。中英文參考文獻分開,中文在前,英文在后,并分別按26個字母排序。敬請作者注意,有些稿件的參考文獻過多,十二頁的稿件中文獻為三頁,有時是必要的,但多數情況下是不必要的。
2.第一行頂格左對齊,第二行右縮進兩個空格。
3.中文參考文獻中的標點符號都用全角;英文參考文獻中的標點符號都用半角。
4.引用雜志上的文章和論文集中的文章都要注明文章的起止頁碼。
5.中文參考文獻的格式
(1)一個中文作者的參考文獻的格式:
張三,2002,《文章題目》,《經濟研究》第7期23-33頁。
(2)兩個中文作者的參考文獻的格式:
張三和李四,2008,《文章題目》,《管理世界》第6期23-33頁。
(3)三個中文作者的參考文獻的格式:
張三、李四和王五,2006,《文章題目》,《經濟研究》第4期23-34頁。
(4)參考文獻為中文專著時的格式:
白壽彝,1937,《中國交通史》,商務印書館1937年9月第二版。
(5)參考文獻為中文論文集中的一篇論文時的格式:
佐藤宏,2004,《外出務工、謀職和城市勞動力市場——市場支撐機制的社會網絡分析》,載李實、佐藤宏主編,《經濟轉型的代價──中國城市失業(yè)、貧困、收入差距的經驗分析》,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,第372-390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