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 目的: 分析知識點模塊網格化模型在腎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效果。方法: 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接收的26 名實習生設為實驗組,接受知識點模塊網格化模型教學,再選取同時期的26 名實習生設為對照 組,接受傳統教學。對比兩組護生循證思維、理論、實踐成績。結果: 實驗組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評分、理論與實 踐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(P<0.05) 。結論: 知識點模塊網格化模型應用于腎內科護理實習生帶教中拓展了其 循證思維,提高了理論、實踐成績。
腎內科需要護生掌握腎臟的基本理論及熟悉透析、手 術護理相關知識與操作,護生多覺學習內容枯燥、專業性 強、難度高,加之傳統的“填鴨式”教育形式單調,學生不能 掌握學習方法導致實習效果差。知識點模塊網格化模型
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將知識點串聯的教學模式,該研究參考 張曉波等 [1] 的研究方法,并結合我科實際情況將相同醫學
點建立在一起,且抓住各模塊之間的聯系,建立橋梁,便于 護生集中記憶。現將研究效果進行如下分析。
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接收的 26 名實習生設 為實驗組,再選取同時期的 26 名實習生設為對照組。對 照組 : 男 ∶ 女 = 4 ∶ 22,年齡 18 ~ 24 歲,平均(21.10 ± 1.88) 歲,其中大專 22 名,中專4 名。實驗組 : 男 ∶ 女 = 5 ∶ 21,年 齡 19 ~ 24 歲,平均(21.33 ± 1.79) 歲,其中大專 23 名,中專3 名。兩組基本資料無差異(P>0.05) 。
對照組傳統教學方法,根據教學大綱完成 4 周教學內 容。實驗組接受知識點模塊網格化模型教學: (1) 主干課 程 : ①通識基礎模塊(基礎護理措施) : 基礎護理措施、觀察 病情(尿量、體重、水腫變化、生命體征、尿路感染表現、急 性腎衰、呼衰表現等) 、用藥護理、健康指導(并發癥預防、 遵醫用藥的重要性、定期復查等) ; ②系統融合模塊 : 慢性腎小球腎炎、尿路感染、慢性腎衰竭、腎病綜合征等疾病護理要點,即護理程序流程、特殊護理、病情觀察、即腎活檢 檢查、健康指導、心理護理等相同、差異之處 ; 特殊操作,如 腎穿刺(適應癥、禁忌癥) 、動靜脈內瘺成形術(動靜脈瘺 手術示意圖、作用、維護) 的學習 ; ③模型網格化構建模塊 : 在既往對腎內科某一種疾病了解的基礎上,引導護生逐漸 擴展思路,借助某一疾病的護理流程,逐漸熟悉并掌握其 他疾病的護理。 (2) 綜合課程 : ①人文素養模塊 : 人文關 懷、溝通技巧應用 ; ②預防醫學模塊 : 主要培養護生預見性護理思維觀念 ; ③創新科研模塊 : 固定時間開展“創新與循 證思維開拓”課程,即帶教老師在進行知識串聯、發散思維 引導的同時,指導護生通過數據庫檢索,將獲得的知識進行篩選、論證、評價最終加以證實。
利用彭美慈教授等修訂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量表判定 思維能力,包含 7 項,信效度 0.89,各項 60 分,分數高則思 維能力特質高 [2] 。實習結束后對比兩組的理論與實踐成績。
用 SPSS 22.0 進行分析,兩組的計數、計量資料分別用 n(%) 、(x ± s) 表示,行χ2 、t 檢驗。P<0.05 有差異。
實驗組的批 判 性 思 維 能 力 評 分 高 于 對 照 組 (P < 0.05,見表 1。
實驗組的理論與實踐成績高于對照組(P<0.05) ,見表2。
有研究 [3] 認為培養有知識、有能力,且快速適應臨床 實踐的護生是臨床教學的主要目的。本研究著重對護生 的循證思維進行培養,該類型關聯性拓展思維的訓練,可 使其將腎內科中繁多且瑣碎的知識點串聯,例如從腎內科 常見疾病癥狀組合及護理操作結合學習,邊學習邊應用。
本研究得出結論 : 實驗組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評分、理論與 實踐成績高于對照組(P<0.05) 。鄧小會等 [4] 認為著重于護生思維能力培養,有利于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,也培 養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綜上所述,知識點模塊網格化模型用于腎內科護理 實習生帶教中促進了理論、實踐成績的提高。
劉 燕,趙 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