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 要:“雙減”政策已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,其中對學生作業做出 了嚴格 管理,要求提 高作 業設計質量。 基于政策新需求,結合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,語文教師作為語文作業的主要設計者和評價者,必須要重視 語文作業設計,堅持正確的作業設計理念和原則,重新探求初中語文作業優化策略,真正做 到“減 負增 效”,提 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,提高育人質量。
從新課改提出的“減負”理念到 2019 年中辦 、國辦 印發的《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 量的意見》,再到 2021 年 中 辦 、國 辦 引 發 的《關 于 進 一 步減輕義務教 育 階 段 學 生 作 業 負 擔 和 校 外 培 訓 的 負 擔的意見》(中辦發〔2021〕40 號,簡稱“雙減”文件),都 在不同程度強調了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的重要性[1] 。作 業歷年來在教學中極受重視,因為它是教育教學中的 有機組成部分,布置作業是課堂教學的終極環節 。優 質的作業能鞏固知識,拓展課堂教學,反映學習效果, 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;也能幫助老師了解學情 、調整教 學策略,讓師生雙方進行有效的教與學互動交流 。語 文作業既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 、形成聽說讀寫能力 、養 成語文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;又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 訓練思維 、獲得審美體驗 、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;更是 對學生語文學 業 評 價 和 語 文 學 科 能 力 測 量 的 重 要 杠 桿 。 因此,在“雙減”政策要求下,本文對初中語文作業 設計現狀及 其 歸 因 進 行 分 析,重 新 思 考 、探 究 出 具 有 “五化五性”的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優化策略,旨在為一 線教師面對“雙減”政策的契機,為提升育人質量提供 一點可借鑒的經驗 。
在“雙減”政策出臺之前,部分學校已經重視作業設計,語文作業逐漸優化升級 。但是由于各地區教育 質量參差不齊,所以仍有部分學校作業設計堪憂 。 筆 者從 2020 年到 2021 年先后進入幾個中學 聽 課 、訪 談 調查,發現目前語文作業設計存在以下問題:
為減輕作 業批改的任務量,許 多 語 文 老 師 在 布 置作業時選 擇“整 齊 劃 一”,習 慣 給 不 同 的 學 生 布 置 相同的作業,未 能 做 到 因 材 施 教 。 對 于 難 度 相 同 的 作業,優生能在短時間內 保 質 保 量 完 成,可 差 生 截 然 相反,反而會增加對學習 的 厭 惡 感,但為了完成學習 任務,少數同學走上抄 襲 作 弊 的 道 路 。 因 此,這 樣 無 層次性、“一刀切”的作業 設 計 模 式,抑制了學生的語 文學習興趣和個人潛能的發揮 。
在實際教學中,仍有老師未明確語文作業的設計目 標,作業布置隨意,忽視作業內容的銜接性,知識的序 列性,教學的整體性 。 因此,這樣具有盲目性和無針對 性的作業設計會阻礙學生有效知識的獲取,既不能體 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,也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。
語文作業形式通常是“一讀二寫三抄四背”,沒有 創新;語文作業內容大部分是課本基礎類知識,缺乏對 語文知識的拓展延伸 。這樣“單一化”的語文作業設計模式不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。
“拿來主 義”盛 行,有 的 語 文 老 師“依 賴”市 場 上 五花八門的教輔資料和 練 習 冊,很 少 自 主 設 計 作 業, 甚至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 還 發 現 題 目 存 在 各 種 各 樣 的問題 。 因此這樣的作業 設 計 導 致 作 業 訓 練 缺 乏 針 對性,學生不愿意被動做 無 效 作 業,教 師 的 專 業 成 長 也無法見效,還易成為教輔資料的“奴隸”。
作業設計量多質低,是目前語文作業設計現狀存 在的最大問題 。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說:“當 前,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 。 學 生整天 埋 頭 于 作 業,睡 眠 不 足,又 缺 乏 鍛 煉,體 力 下 降。”[2] 這正是作業布置的數量過多導致的結果 。尤其 是畢業年級,通過做卷子 、刷題來提分,因為多數學生 和老師信崇“練多分”“背多分”。然而縱觀這些作業的 質量,許多學生表示做完練習作業后收獲不大,而且浪 費時間,一到考試時成績提升不明顯 。
當前出現 以 上作業設計現狀,主 要 原 因 在 于 對 作業的認識 不 到 位,作 業 設 計 理 念 不 正 確 。 筆 者 認 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歸因:
部分語文 教 師沒有準確認 識 作業的 功 能,他 們 將重心更多 地 放 在 課 堂 內 容 教 學 上,忽 視 作 業 系 統 的作用,沒有用心設計 語 文 作 業 。 對 待 學 生 的 作 業, 他們通常重視結果而忽視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 。
教材課后習 題 和 配 套 教 輔 資 料 是 老 師 們 布 置 作 業的主要 依 托 材 料 。部 編 本 初 中 語 文 教 材 的 作 業 系 統相較于 其 他 版 本 有 很 大 改 進 。 閱 讀 類 文 本 作 業 設 計分為三個板塊——— “思考探究”、“積累拓展”和“讀讀 寫寫”[3] ,既具有彈性,又有差異性,題量的安排,難易 的梯度設置都較為合理,但是部分缺乏實踐性;綜合性 學習和探究活動板塊的作業設計創新性強,但難度偏 大[4] 。部分教輔資料習題明顯存在不合理性 。
受應試教育的影響,許 多 學 校 仍 追 求“升 學 率”, 以作業量和 學 生 成 績 為 考 核 指 標;為 保 障 學 生 安 全 問題,限制部分課外實踐活動作業 。
大部分家 長 都 有 著“望 子 成 龍、望 女 成 鳳”的 想法,所以當他們看到孩子沒有作業而在玩耍時,會認為 老師要求不夠嚴格,于是自行給孩子“加”作業;當老師 安排實踐類作業時,需要家長配合,他們卻因為工作時 間關系未 能 積 極 配 合 。 因 此家長不但給孩子增 加 了 作業負擔,還致使老師減少了綜合實踐類作業設計 。
為應對“雙 減”政 策,根 據 語 文 作 業 設 計 現 狀 和 歸因分析,筆者認為優化作 業設計達到真正 的 減負 、 提質 、增效,需 要 堅 持“量 少 而 精,質 下 有 層,做 中 有 趣,趣中有語 文 味”的 作 業 設 計 原 則,即 作 業 設 計 數 量少但有質 量,有質量之下要 根 據 學 生 的 差 異 性 使 作業有層次 性,還要求學生能 夠 在 做 作 業 中 感 受 到 趣味性和語 文 味 。 這樣學生才能樂于 學 習語文,其 語文素養才會得到提升 。 基 于 此,筆 者 提 出 了“五 化 五性”的初中語文作業設 計 優 化 策 略,并 結 合 部 編 本 初中語文教材進行具體舉例說明 。
《語文課程標準(2011 年版)》提到學生 是 學 習 的 主體,要 關注 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[5] 。 因 此 教師在設計 作 業 時 需 尊 重 學 生 的 個 性,設 計 有 層 次 的語文作業,做 到 因 材 施 教 。 可 以 帶 著 班 級 學 生 開 發分層作業,由老師和學 生 自 主 設 計,老 師 將 班 級 學 生按照平時表現 、課堂表 現 、學 生 愛 好 、家 長 需 要 、班 級建設 目 標 等 分 為 A 、B 、C 三 個 等 級 或 者 分 為 學 生 喜歡的 較 有 趣 味 性 的 “青 銅”“白 銀”“黃 金”三 個 層 次 。每一個層 次 作 業內容和作業量不同,設 計 有 共 性更具 個 性 化 。 題 型 設 計 兩 種 類 型 ——— 必 做 題(基 礎題,三 個 層 級 的 學 生 都 必 須 做) 和 選 做 題 ( 提 升 題),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和興趣來選擇題目 。
比如,以部 編 本 語 文 課 文《春》為 例 進 行 作 業 分 層設計,如表 1 :
語文作 業 設 計 的 目 標 需 明 確,方 向 要 正 確 。 部 編本語文教材中的每一 篇 課 文,它 的 教 學 目 標 、教 學 內容 、重難點 、所在單元 位 置 、課 型 的 不 同,其 作 業 設計應該不同 。 多 樣 化和有針對性的語 文 作業,才 能 使學生在語言 、思維 、審美 和 對 文 化 的 傳 承 理 解 等 方 面得到提升 與 發 展 。 結合部編本初中 語 文課文,具 體設計例子如表 2 :
語文在生 活 中 無 處 不 在,語 文 課 程 標 準 中 提 到 語文學習要 注 重 語 文 與 生 活 的 聯 系,教 學 中 要 努 力 體現語文 課 程 的 實 踐 性 和 綜 合 性 [7] 。 因 此,語 文 作業設計需要 綜 合 學 生 各 方 面 的 知 識 與 能 力,拓 展 學 生的學習空間,讓作業和 生 活 相 連 接,學 生 能 學 以 致 用 。 結合部編 本 語 文 教 材,語文作業設計 具 體例子 如表 3 :
都說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”,所以語文作業設計應 賦有趣味性,需創新化,這樣學生才能在愉悅的情境中樂于學習 、發展思維和發揮創造潛能 。 因此筆者通過 訪問初中部分學生,整理歸納了幾種有趣且具有創新 性的語文作業設計樣式,具體設計例子如表 4:
學生生理 、心 理 及 語 言 能 力 的 發 展 都 具 有 階 段 性特征,所以語文教學應 遵 循 其 規 律,語 文 作 業 設 計 中注重合理 化,講 究 科 學 性 。 一 是 作 業 內 容 設 計 要 科學合理,難度適中,根據“最 近 發 展 區”理 論 設 計 語 文作業;二是作業數量要 科 學 合 理,初 中 生 每 天 要 學習多門學科,一般情況下 各科老師都會 布 置作業,所 以語文老師 要 根 據 語 文 教 學 內 容,設 置 數 量 合 適 質 量較高的作業,不宜過多 或 過 少,保 證學生能在預計 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,不 能 給 學 生 過 多 的 作 業 負 擔; 同時要密切 關 注 現 代 社 會 發 展 的 需 要,注 重 語 文 學 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,分 科 課 程 設 置 下,各 科 教 學 目標有同質性,內 容 有 交 叉 性,方 法 有 相 似 性,所 以 語 文作業可以 涉 及 跨 學 科 學 習,幫 助 學 生 樹 立 整 體 觀 念,達到素質的全面提 高 。 例 如:學 習 部 編 本 八 下 第 5 課《大自然的 語 言》,它是一篇科普類文章,改 編 自 我國著 名 地 理 學 家 竺 可 楨 的 作 品《一 門 豐 產 的 科 學 ——— 物候學》。 因 此 老 師 可 以 先 在 課 上 給 學 生 普 及一些地理學 、物候學知 識,課 下 作 業 設 計 讓 學 生 找 出文中的相 關 物 候 學 知 識,并 通 過 上 網 查 資 料 補 充 你知道的類似地理物候 學 知 識 。 九 下 第 六 單 元 的 幾 篇文言文作業設計可以讓 學 生 上 網 查 詢 相 關 歷 史 類 文化知識 。 七 下 第 六 單 元 課 文,如《太 空 一 日》、《帶 上她的 眼 睛》,作 業 設 計 可 以 安 排 學 生 了 解 相 關 物 理 、科幻知識 。
綜上,語文作業設計是一個不可 小 覷的大 工程, 不但需要教師 、學校 、家長 和 教 材 編 輯 部 門 正 確 認 識 作業的功能,而 且 需 要 教 師 秉 持 正 確 的 作 業 設 計 理 念和原則,與時俱進,統 整 年 級 、班 級 學 生 的 力 量,研 究設計 出 具 有“五 化”——— 個 性 化 、多 樣 化 、綜 合 化 、 創新化 、合 理 化 和“五 性”——— 層 次 性 、針 對 性 、實 踐 性 、趣味性 、科 學 性 的 語 文 作 業 。 隨 著 科 技 的 發 展, 部分學校還 可 以 在“智 慧 課 堂”平 臺 系 統 上 開 展“智 慧作業”。與 此 同 時,優 化 語 文 作 業 評 價 。 相 信“教者有心,學者有益”,應對當 前“雙 減”政 策,提 高 作 業 設計質量,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,則指日可待 。
魏美娟